大连理工大学建校54年来,已有10万余名校友,分布在海内外的各行各业,他们为母校的发展,以及祖国的建设与繁荣和世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在创建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进程中,无论是在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还是在服务社会、科技开发和资金捐助等诸方面,都需要广大校友这一宝贵的资源,他们是学校重要的依靠力量。因此,校友工作应以“建好网络、加强联系、增进感情、共同发展”为总体思路,以感情为纽带,以沟通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事业发展为目标,形成学校关心校友,校友回报母校,互相支持、共同发展的局面,为此,提出以下工作要求:
一、明确校友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服务校友 充分利用学校条件,关心校友的工作和生活,关心他们的继续教育,支持校友在事业上的发展,使学校成为校友事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二)增进感情 通过校庆活动、校友返校接待、校友联谊及各地校友分会的活动,加强校友与母校、校友与校友之间的感情联系,激发校友热爱母校的情感,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交流信息 通过校友网站、音像资料、校报及参加校友活动等各种渠道,加强学校与校友之间的信息沟通,使广大校友及时了解学校的建设成就及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更多地关心学校建设。
(四)资源开发 通过长期的工作积累,在学科建设、学术交流、产业开发、人才引进、学生就业、捐资助学等方面,积极鼓励校友为母校的发展多做贡献,充分开发和利用广大校友的资源优势,为学校创建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服务。
(五)弘扬传统 通过采访事业有成的校友,宣传杰出校友的成就,进一步发扬大工精神,激励广大在校生奋发成才。
二、建立以校友总会为常设工作机构,各院、系责任到位的校友会管理机制
学校各级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校友工作,把联络校友、关心校友、开发校友资源、促进本单位工作纳入工作日程。校友工作要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使之变成一项日常工作。
(一)校友联谊总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校友办)为全校校友工作的常设机构,挂靠在学校办公室,负责全校校友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工作。进一步调整、充实与加强校友办工作,按照其工作任务确定合理的人员编制。校友办工作人员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校友总会办成校友服务部、感情联络部、信息交流部和校友资源开发部,办成广大校友之家。
(二)各院、系要成立校友分会,有领导分管,专人负责,工作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并且落到实处。各院、系要清楚校友基本情况,建立校友名录和通信地址,重点跟踪100-200名本院、系的知名校友。各院、系必须有计划地组织以“友情、交流、合作、发展”为主题的校友毕业20年返校联谊活动,提倡开展入学、毕业逢十年的校友聚会纪念活动。要经常向本院、系校友介绍本单位及学校的发展情况,加强联系、沟通和合作,关心校友的继续学习与提高。拓宽校友与母校共同合作与发展的空间,使校友工作扎实而有效地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三、健全校友联系网络,建立科学规范的工作运行机制
建立科学规范的校友工作运行机制需要在实现校友信息资源共享,即获取校友信息的广泛性、校友信息资源的可用性、校友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上下功夫。
(一)要形成学校领导,校友办,各院、系、部、处,各专业、教研室,教职工,学生社团和学生为一体的校友工作网络。调动全校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关心和参与校友工作的积极性。学校各级领导在出国访问、国内出差时,应把看望校友、与校友座谈作为一项日程。各单位在进行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开展学生工作时,应充分考虑发挥校友的力量。学生组织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可保持与校友的紧密联系。通过全校全员参与校友工作,努力形成校友工作生动活泼的局面。
(二)实现校内外管理信息资源的共享。掌握校内学生的基本信息是获取未来校友资源的重要捷径。应加强校友会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实现学生就业中心等有关部门的毕业生信息与校友总会信息资源的共享,保证学生离校时个人信息的准确性。实现把毕业生信息向校内外及时发布,传递给各地校友分会。使学生离校后可通过校友总会网站及时修改个人通讯信息,以便有效解决校友因流动性大而联系不畅等问题。
校友信息的数据库由校友总会集中管理,各分会远程维护。
(三)加强和完善校友总会网站的建设。校友总会网站的可用性是吸引校友资源的另一捷径。校友总会网站的功能不仅应向校友介绍学校的发展动态,更重要的是提供校友与校友之间、校友与学校之间交流的平台,网站的建设应突出服务功能,由专人负责维护,及时更新内容及功能。
(四)充分发挥各地校友分会的坚强后盾作用。充分发挥各地及海外校友分会的作用,尤其是充分依靠各级校友会积极分子做好校友工作。对他们的奉献精神、对母校的深厚感情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要及时予以鼓励和表奖。对尚未建立校友分会或校友分会工作相对薄弱的地区,更要有意识地去发现、鼓励和组织一批积极分子出来做好工作。要充分珍惜老校友对母校的深厚感情,充分发挥中青年校友的热情和精力旺盛的特点以及有威望的校友的作用,做到优势互补。在各地校友分会中,要充实一批热心于校友工作的中青年校友,以保持校友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要积极支持各地及海外校友分会加强建设,学校领导和校友总会人员要经常到各地同校友分会和校友密切联系。
(五)充分利用校友聚会、校企合作、领导出访、重大节日等各种机会主动获取信息,并将信息及时通过网络等多种方式实现资源的共享。
四、建立学校与校友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学校应当成为校友们困难时候的支持者,当他们需要学校帮助时,学校能够伸出援助之手;当校友们成功时,母校是他们的真诚喝彩者。校友工作要细致入微,重在日积月累,特别要加强感情联络。要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行业、不同层次校友的特点,有针对性、持续不断地开展工作。大力宣传为学校发展而无私奉献的校友的事迹,弘扬他们的精神,给他们以应有的荣誉。
开展“大连理工大学杰出校友”评选奖励工作,每年评选出2-3名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支持学校建设有较大贡献的优秀校友,并予以表彰。
建立“校友讲坛”,定期组织优秀校友尤其是中青年优秀校友回校为在校生开设讲座,以优秀校友脚踏实地、进取创新的成长经历教育、引导在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择业观和创新意识、创业精神。
校内媒体(校报、新闻网)等开设专栏宣传知名校友成就,开展定期采访知名校友活动,使校友丰富的人生阅历成为传承大工传统、弘扬大工精神的宝贵资源。
五、建立青年校友和海外校友资源的开发机制
青年校友是传承学校传统的载体,是激励在校学生的榜样,是祖国现代化事业的生力军,是扩大学校知名度的重要媒介。青年校友正处于创业时期,学校的未来希望寄托在广大青年教师和青年校友身上。海外校友分布在世界各地,他们当中不少人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信息,他们热爱国家,热爱母校,视野开阔,愿意为母校贡献力量。要进一步加强青年校友和海外校友工作,对他们多关心,支持他们事业的发展。凡建立校友分会的地区,可以建立青年校友支会,针对青年校友的特点和需求,独立地开展活动。要发现和依靠海外校友中热心于校友工作的积极分子,联络更多校友,建立海外各地区校友分会,加强同母校的联系和校友之间的联系。在开展海外校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应形成以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办公室)为主体,校友办参与,人事处、科技处、各院系为主要落实单位的一条龙服务体系。
六、逐步建立校际间校友信息共享的合作机制
各高等学校独特的办学风格都会在各自校友身上留下深刻的烙印,不同的学科专业所独具的优势都是高校间需要经常借鉴的。校友总会将积极争取与其他部分高等学校的校友会合作,搭建各高校各地校友分会的联系桥梁,将各地校友分会的信息逐步实现共享,为校友们提供毕业后校际间学科互补、交流合作的平台,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
校友是集社会各种宝贵资源为一体的特殊群体,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因此做好校友工作是我们各级党政领导及广大师生的共同责任与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