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名单,大连理工大学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是全国最早倡导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之一,自1990年以来,逐步形成了具有大工办学特色并在全国具有突出示范作用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提出了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创新实践、创业指导、价值引领“五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主渠道。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在国内外享有“学在大工、创新在大工”的美誉。学校先后入选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同时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备案众创空间等国家级创新创业基地。
创新育人方略,形成层级递进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
学校出台一流本科建设方案,在培养方案中统一设置15学分的“专创融合”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主渠道,为学生提供“双创”教育的优质资源和文化环境。把创新创业教育重心下移,每个学部(学院)成立一个或多个创新创业中心,形成“专创融合、学创结合”的教学模式。围绕理论教学、实训实践、平台基地、竞赛与成果孵化开展“四位一体”的“双创”教育。结合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实施分层递进的教学模式: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通识必修课程;因材施教,开办创新创业实践班;创新模式,开办创新实验班,实施“双创”教育四年不断线;科教融合,将“双创”教育与一流学科建设融合,开展项目式学习,为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和创新环境。
“名师名课”引领,打造“五跨”专创融合特色课程
积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专创融合,赛教结合”教学理念为基础,打造了500余门跨学科、跨专业、跨学院、跨本研、跨时空的“五跨”专创融合特色课程。先后组织国家教学名师、创新创业教育专家、行业企业社会专家等联合领衔打造线上线下结合、全方位浸润式“双创”课程,开设6门创新创业通识基础必修课程,30门个性化选修课程,100门实践课程,500门专创融合课程。以“双万计划”一流课程建设为契机,每个专业重点打造2门“专创融合”特色课程,建成8门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10门国家级、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在中国大学MOOC等6个平台上线20门次创新创业类慕课课程。
厚植创新沃土,“赋能”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学校以5个国家拔尖计划2.0基地、20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600余个各类协同育人实践基地为依托,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厚植沃土。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建成了面积约5500平方米的国家级众创空间,设立了15个校内创新实践基地,31家校企合作实践基地,依托30个创意工社、22个创新实践班、12个创客工坊,开展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每年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1500余项,省级以上双创竞赛获奖年均500余项、2000余人次,在历届全国、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上获得“优秀论文”、“我最喜欢的项目”等奖项80余项。大工学子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共获4金9银17铜,“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特等奖3项、一等奖9项、6次捧得优胜杯,居东北高校领先地位。
打造创新内核,营造创新创业育人新生态
学校先后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被评为全国首批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国家众创空间,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省众创空间、省创新项目选育基地、省创新孵化示范基地、大连市众创空间,并连续多年在大连市创业孵化平台考核中获评最高等级的A类众创空间。
学校曾是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家组组长和秘书长单位,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和秘书长单位、大连市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秘书长单位。积极发挥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基地示范带动作用,参加省科技厅牵头的东北科技大市场建设运营,参与建设“大连市科技指南针”平台、大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联盟,帮扶多家创业企业在辽宁落地生根。成立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连两个校企合作委员会,融合共建三省一区国际产学研用合作平台,精细统筹阵地服务省域创新创业生态,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创新创业学院简介: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是国内首个实体学院,自1984年开展“三小一环”教学改革以来,历经大学生科技协会(1985)、创新教育实践中心(1995)、大学生创新院(2003)、创新实验学院(2007)、创新创业学院(2015)等阶段,学院持续引领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最早提出“三创融合”(创意、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 建立“六位一体”(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训练体系、基地建设、保障机制)的教学体系,组建了200余人的“专职+兼职+校外导师”团队,其中创新教育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创新教育教学团队。学院支撑我校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获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学生在各类科技竞赛中也取得优异成绩,每年有300余项学生成果获得国家(国际)级奖励,每年有2000余人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在“互联网+”、“挑战杯”、电子设计、智能汽车、数学建模、ACM-ICPC等高水平的竞赛中成绩位居前列。近年来,学生获得专利2000余项,发表论文数百篇,学生创业团队获得多项天使投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