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至31日,由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我校承办的国外本土中文教师来华研修班举办。本项目与国外本土中小学中文教师培训计划紧密对接,旨在加深学员对中国国情和社会文化的了解,进一步巩固中文基础知识,提高中文教学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促进中外汉语教学的交流与合作。来自俄罗斯、白俄罗斯的26位本土中文教师参加培训。
开班寄予期望,开启研学之旅
8月20日,项目举行了隆重的开班仪式。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张继东向远道而来的本土教师表示热烈欢迎,向为项目顺利开展作出积极努力的海内外教师和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并介绍学校的国际化办学及中文人才培养情况。随后,教师代表宋丽华在讲话中提到新时期国际中文教师的责任与使命,希望项目学员在研修过程中多思考、多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仪式的最后,研修班学员集体表演中国歌曲——“朋友”,一度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培训对标需求,课程设置多元
本次研修项目以《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为基准,以“提升俄白两国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为目标,根据学员文化背景、国别特点、语言能力及学习目标,精心设置了中文教学系列讲座、能力提升实践及社会实践三个模块的课程,从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实践、专业发展五大方面综合提升本土教师的专业素养。
对话领域专家,赋能专业成长
中文教学系列讲座聘请《语合中心推荐授课教师名录》中北京、上海等地的知名专家授课。通过对话领域专家,让学员熟悉中文本体知识,了解二语习得理论、课堂管理经验及中国文化概况等。本土教师的中文教学理论素养、教学技巧均得到了提升与完善。
夯实中文基础,理论付诸实践
能力提升实践课采取小班型授课,课程配备了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国际中文教师,以“带徒弟”的方式手把手向学员传授教学经验。通过学习该模块课程,学员的语言能力、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大大促进了资源共建共享和国际中文教育职业网络的建立。
连接情感纽带,增进文化感知
社会实践课以提升参训教师对中国文化知识、中国国情知识的认识水平为目标,课程内容涵盖“传统文化·历史”“社会生活·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其中,中医文化体验、太极扇和中国传统音乐等课程使学员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天安门广场、故宫博物院、长城和天坛等地的参观则使学员领略到了中国建筑的雄浑壮阔、气象万千。
我校于2019年获得“国外本土中文教师研修项目”的承办资格,至今为止已承办4期。项目累计培养了来自俄罗斯、白俄罗斯的124名本土中文教师,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